|
|---|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埃夫特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演示車間內,一臺搭載自主視覺系統的焊接機器人在掃描厚度不均的船用鋼板后,便開始在巨大的鋼結構上精準焊接。飛濺的火花中,焊槍始終沿著不規則的焊縫游走,猶如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這款機器人裝有‘火眼金睛’。”埃夫特總工程師肖永強指著正在作業的焊接機器人介紹,“通過視覺定位和激光跟蹤雙系統,它能以0.5毫米精度自動識別焊縫走向,判斷焊接順序,并實時調整焊接參數。”
肖永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傳統焊接工人每天有效工作時間不足3小時,且下午焊接質量明顯下滑。而這些智能焊接機器人可以實現24小時高質量作業,使造船企業的焊縫合格率和工時利用率均有明顯提升,有效破解傳統焊接行業招工難、環境惡劣等痛點。可以說,智能化為行業帶來了轉機。
這看似尋常的作業場景,卻是中國工業機器人智能化躍遷的最佳見證。

圖為埃夫特生產車間。
工業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但其核心零部件長期被少數外企壟斷。埃夫特副總經理張帷展示了一組關鍵數據:“構成機器人的五大核心部件,以前我們絕大部分都要依賴進口,現在通過技術研發和迭代升級,零部件的國產化率已達95%以上,關鍵的控制器、驅動器、控制算法和核心軟件方面全部實現自主可控。”
“技術創新是埃夫特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張帷表示,“我們堅持自主研發,完善核心技術研發體系。”埃夫特致力于成為國際一流的智能化裝備提供商,在全球有多個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究中心。建有機器人行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國家及省級以上研發平臺。
據了解,埃夫特自成立以來累計主持和承擔包括科技部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內的機器人領域各類國家級科技攻關項目合計30余項,擁有各類專利400余件。目前,埃夫特已形成九大系列60余款產品矩陣,覆蓋汽車制造、新能源、電子裝配等多個領域,國內市場占有率超5%。

圖為5G+協同機器人。
在標準制定這一更高維度的競爭中,國家機器人產業鏈鏈主企業、首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器人分會副理事長單位、國家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成員單位、安徽省首批科技領軍企業的埃夫特同樣實現突破,牽頭和參與了10余項機器人領域行業標準。
“機器人的未來不在硬件,而在生態。”肖永強透露,企業孵化的奇智機器人公司已開發出“智能機器人通用技術底座”,這個類安卓的開放平臺,可以讓集成商像開發手機APP一樣定制行業解決方案。
“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智能機器人能夠解決很多傳統機器人無法解決的難題。”站在人形機器人測試臺前,肖永強描繪出更宏大的圖景:“智能技術正帶來革命性變革。未來不僅是工廠,在養老護理、家庭服務等領域,都將出現‘蕪湖智造’的身影。機器人最終會賦能到千行百業,服務于千家萬戶。”

圖為人形機器人。
“安徽要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在‘十四五’時期全國省區市排位中繼續往前趕,關鍵靠創新。”從打破壟斷到定義標準,埃夫特的實踐印證了“創新驅動發展”的蕪湖路徑。
在安徽省打造“世界級機器人產業集群”的戰略布局中,這家從奇瑞汽車的設備部華麗轉身為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第六的高科技公司,他的成長軌跡,恰是蕪湖市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活注腳。(文/楊中忠 樊麗麗 視頻/李馮源 趙博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