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鳩江區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時 間:2024年12月18日上午9點
地 點:鳩江區政府一展樓會議室
發布單位:鳩江區文化旅游體育局
主 持 人:鳩江區文化館副館長 董偉
發 布 人:鳩江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副局長 苑仁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新聞界朋友:
大家好!
根據發布會安排,由我就鳩江區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工作情況作簡要介紹。
2024年,鳩江區以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為引領,以構建“一廊一線、雙核雙翼”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新格局為目標,著力實施“文旅+”“+文旅”,推動鳩江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
一、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一)致力“資源融合”,重構文旅形象。一是科學編制《鳩江區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24—2027年)》,出臺《鳩江區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一廊一線、雙核雙翼”總體布局。二是構建“歡樂蕪湖 魅力鳩江”城市文旅IP形象,制作首部AI動漫鳩江文旅宣傳片《鳩江故事》,充分借助先進的3D渲染技術,巧妙結合AI生成的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場景畫面,成功構建出獨屬于鳩江的特色的立體影像空間,進而全方位展現鳩江的歷史文化底蘊,在網絡引發熱議。三是開展鳩江城市IP創新活動,征集作品超百件。開展“跟著音樂游鳩江”“流動的夏天”原創音樂采風行活動,創作出“鳩江夜曲”等代表作品,打造“音樂+文旅”鳩江品牌。
(二)著力“空間融合”,打造百里廊道。一是堅持文化鑄魂。出臺《關于大力弘揚鳩江區龍舟文化的實施意見》,制定《蕪湖市龍舟文化研究報告》,結合《關于全面推進“天門碧水 惠生長卷”百里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實施意見》,挖掘長江文化、圩田文化、龍舟文化、工業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文化等鳩江特色資源稟賦,持續豐富“惠生生態灣”文化內涵。二是堅持項目帶動。沿四褐山到白茆鎮百里長江沿線,依次謀劃實施四褐山老工業遺存文旅開發項目、蕪湖大龍灣龍舟運動文化公園項目、“天門碧水,惠生長卷”百里江堤生態風景廊道項目、惠生聯圩生態建設項目、蛟磯煙浪修繕及周邊環境提升工程、湯溝老街改造提升項目,串聯形成百里濱江文旅走廊,打造鳩江文旅新地標。
(三)傾力“跨界融合”,打造多元場景。一是推進景區迭代升級。指導引導新華聯文旅項目重新調整定位和商業規劃,打造“鳩茲夜游演藝小鎮”,逐步全面恢復沉浸式演藝活動,通過市井文化、舞蹈表演、民俗表演、非遺表演等,增加消費場景,打造典型商文旅融合業態。方特旅游區投資近5000萬元,對景區進行升級改造,豐富業態場景。2024年截止10月全區A級景區接待游客約722.83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6.37億元。全區A級景區國慶期間7天游客數44萬人,同比去年增長30.61%,營業收入3140萬元,同比去年增長13.67%。二是打造文旅消費場景。圍繞文旅聚人氣、促銷費,先后舉辦“蕪優樂購 喜迎新春”首屆年貨節、“趕非遺大集 過歡樂春節”非遺系列活動、第五屆“花漾鄉旅、生態白茆”白茆金色賞花節、“活力江灣 樂動全城”主題活動、“龍騰皖江 鳩地啟航”第二屆龍舟文化主題活動等文旅活動23場次。鄉村旅游打造沙灘音樂節、摸魚抓鴨套鵝鄉村行、龍舟競渡、非遺集市等高人氣場景,累計吸引游客20萬人次,帶動旅游消費收入約500萬元,與去年同期對比增加66.67%。區非遺項目蕪湖漿染技藝獲批安徽省第二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四)聚力“產業融合”,加強雙招雙引。一是堅持頂格抓招商。建立區文旅體產業鏈工作專班+文旅體局+文投公司+文創基金暨“1+3”工作機制。擬定《鳩江區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政策實施細則》,設立6000萬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持續釋放政策帶動作用,截至11月底,惠及13家企業,兌現金額超1200余萬。今年截止到11月底全區新簽約文化旅游體育產業項目13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個,抖音視頻、瑞麥出行等重點企業落戶發展。2024年1-10月全區規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收153.4億元,增速6.3%。二是搭建對話平臺。舉辦全區推進文旅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培訓班,邀請省文旅廳、安徽師范大學、南京藝術學院等領導專家授課。開展文旅產業政企沙龍活動,40余位政企代表共聚一堂,共話發展。鳩江區文旅體局前往南京藝術學院和廈門大學開展“紫云英花開 鳩江等您來”專場招才引智宣講活動,成功使轄區內相關企業與南京藝術學院和廈門大學達成合作意向,就各自資源優勢、優勢互補,就文創人才培訓、課程設置、頂崗實訓、創業就業等方面展開密切合作。三是加快布局新業態。圍繞“Z世代”潮玩等場景化體驗,積極招引音樂節、水上運動、劇本娛樂、體育賽事、演藝演出等新業態,正在洽談數字音樂文創基地項目、紅色演繹項目、冰雪項目、元宇宙沉浸式體驗空間項目等。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重點旅游景區游客吸引力下降。主要景區游客量及收入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其中方特景區接待430.38萬人次,接待收入58911.3萬元,分別與去年同期對比減少11.31%、7.76%,除了方特二期改造升級閉園影響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景區業態與長三角周邊區域存在同質化情況。
二是主題活動對文旅消費帶動不足。目前主要活動安排集中在鄉村旅游及惠生聯圩等待開發區旅游區域,活動內容、形式受限,對文旅消費帶動有限。
三是招商引資渠道不寬資源不足。以商招商、基金引導、展會平臺等手段不足,未及時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及時布局數字文旅新業態、新賽道,缺少新引進的文旅大項目大企業。動漫游戲產業僅頭部企業一家獨大,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缺失,斷鏈現象嚴重。
三、下一步計劃
2025年,下一步,我們將在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下,加快建設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圍繞鞏固發展特色、加速集聚聯動、推進融合創新、注重數字賦能,在城東文化科技旅游集聚區的基礎上,打造鳩江文旅新地標,重點做好以下5個方面的工作:
提升宣介水平,打造文旅品牌。一是征集提煉城市形象宣傳主題,推出鳩江文旅宣傳主題口號,構建“歡樂蕪湖 魅力鳩江”城市文旅IP形象,創建“鳩江有禮”文創品牌,打造一批具有鳩江特色IP效應的文旅產品。二是講好富有感染力的“鳩江故事”,支持流彩動漫原創《鳩鳥傳說》網絡文學、《傾國傾城》動畫片和《干將莫邪之無雙劍魂》動漫大電影創作,推進易動文化動漫創新基地項目簽約落地,打造“鑄劍少年”蕪湖城市IP。三是創新營銷手段,積極與蘇錫常等長三角重點城市和沿江城市開展城際戰略合作,常態化舉辦文旅推介。
突出項目帶動,打造百里廊道。一是突出文化科技融合,加快城東文化科技旅游集聚區建設,推動主題公園迭代升級,整合鳩江區首位產業資源,謀劃汽車文化、冰雪文化、動漫游戲等主題公園,推進主題樂園高度集聚。二是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以惠生聯圩和美鄉村建設項目、“天門碧水,惠生長卷”百里江堤生態風景廊道項目、夢湖田園綜合體項目、清水街道濱江文旅項目、龍舟運動文化公園項目、四褐山老工業遺存文旅開發項目等項目建設為載體,串聯形成百里濱江文旅長廊,以“惠生生態灣”為核心,打造鳩江文旅新地標。
推進跨界融合,打造典型業態。一是加快布局新業態。圍繞“Z世代”潮玩等場景化體驗,積極招引音樂節、水上運動、劇本娛樂、體育賽事、演藝演出等新業態。二是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謀劃打造特色旅游休閑街區、特色商業街區、夜間消費集聚區等商文旅融合發展典型業態,推動商文旅資源整合、業態融合、市場聚合,打造商文旅融合發展集聚區。三是打造數字文化新空間。推動虛擬演藝制播平臺搭建和內容產品創作,創新表演型數字人應用,打造具有鳩江特色的虛擬偶像IP不少于1個。使用XR、裸眼3D、全息投影、數字光影等虛擬現實技術和球(環)幕、智能感知等裝備設備,打造虛實交互的沉浸式文旅體驗新空間。
完善產業鏈條,壯大文化產業。依托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蕪湖園區、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區平臺優勢,借助中國視谷、夢溪科創走廊、流彩動漫(蕪湖)IP創新中心、蕪優共享創意產業園等載體建設,形成影視動漫、游戲電競、創意設計、廣告傳媒等數字內容產業企業集聚,打造長三角特色文創中心,申報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重點推進華強方特高端智造基地項目、流彩動漫(蕪湖)IP創新中心項目、易動文化動漫創新基地項目,謀劃招引動漫游戲制作發行及周邊產品研發生產銷售項目,影音、穿戴設備制造項目等。
完善配套服務,提升旅游品質。一是明確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推進設施、服務、消費提檔升級,支持城市之光濱湖商業街區打造集購物、休閑、美食、娛樂等為一體的情景式體驗特色購物街區,持續提升鳩茲夜游演藝小鎮品質,打造“夜地標”“夜商圈”“夜生活圈”。二是突出城旅交互融合,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推動現有文博場館、城市書房等文化設施融入非遺、旅游等元素,讓“15分鐘生活圈”更有文藝范、更有品質感。
皖公網安備 340207020002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