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了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夜間消費需求,同時推進消費升級、提升城市活力,我局結合我區實際草擬了《鳩江區2023年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請在2023年7月10日前通過電子郵箱、電話等方式提出修改意見。
征集方式:提出意見可通過鳩江區人民政府網站“調查征集”相應主題“我要留言”中留言。
聯系單位:鳩江區商務局
聯系人:張云洋
聯系電話:0553-5864326
電子郵箱:609049204@qq.com
為進一步增強我區政策文件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充分聽取公眾的意見和建議,擴大政府行政決策的公眾參與,鳩江區商務局通過鳩江區政府網站、區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發布涉及群眾利益的政策《鳩江區2023年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文稿,于2023年6月9日至7月10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示期間未收到社會公眾的意見反饋。
鳩江區2023年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
(征求意見稿)
為了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夜間消費需求,同時推進消費升級、提升城市活力,依據《蕪湖市進一步促進夜間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鳩江區第三產業發展壯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年)》、《蕪湖市夜間經濟發展2023年實施方案》,現就全區2023年促進夜間經濟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包容多元、彰顯特色”的原則,以打造“歡樂蕪湖 ?夜鳩江”品牌為主題,以完善設施、豐富業態、優化服務、科學管理為重點,充分挖掘夜間消費資源,推動夜間消費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激發夜間消費市場繁榮。創新監管服務方式,營造高品質夜間營商消費環境,促進全區夜間經濟發展。
二、具體舉措
(一)分級建設一批夜市街區。
1.支持仁和新街等建設市級夜市街區。打造集餐飲、休閑、娛樂、零售、文化教育、生活便民等業態為一體的融合年輕時尚元素的BLOCK街區理念夜市商業街區。
2.支持星悅廣場等建設區級夜市街區。發展精品購物、特色美食、文體演藝等業態,引導餐飲企業延長營業時間,鼓勵舉辦美食節、餐飲嘉年華、夜間展銷等活動,打造品質特色商圈。
3.支持正嘉廣場、萬悅城等建設社區級夜市街區。發展親子娛樂、便民服務、夜間市集、特色餐飲小吃等業態,鼓勵舉辦小吃節、親子活動,打造多元化、便利化商圈。
各類夜市建設方案由創建單位所在鎮和街道指導完善。各夜市街區根據各自特色至少打造一處如道路、燈光、園林、建筑、構筑物美化形式展現的最佳網紅打卡點,鼓勵各街區設計主題LOGO。各夜市街區要堅持錯位發展,形成差異化互補,打造具有街區靈魂的消費新場景。鳩江區第三產業發展壯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夜市街區分級建設工作開展評議,并參照市相關單位對夜市街區分級評議結果與獎勵辦法,對市級、區級、社區級夜市街區創建單位和所屬鎮(街)給予資金獎勵,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二)開展一批夜間主題活動
1.夜鳩江 ?龍蝦盛宴狂歡季。開展“夜鳩江 ?龍蝦盛宴狂歡季”活動。組織發放消費劵。重點街(景)區精心策劃活動方案,創新推廣媒介,營造網紅效應,線上線下同步,吸引大眾消費。
2.夜鳩江?縱享音樂狂歡節。支持鳩茲古鎮舉辦電音節,豐富煙火、打鐵花、星空燈光等夜間表演,組織電音樂隊縱情演繹,吸引游客盡享古鎮夜游生活。支持方特開展音樂主題活動,邀請知名樂隊、重磅明星現場助陣,吸引游客縱享音樂狂歡慶典。
3.夜鳩江?傾情夏日輕松逛。組織發放夜間消費券。支持各大街(景)區、商業綜合體、沿街商鋪設立網紅消費打卡點、創新夜間消費場景、拓展夜間消費項目、豐富夜間促銷活動。鼓勵電商企業夜間戶外直播帶貨,線上線下聯動促消費。組織“宿松-鳩江鄉村振興農產品夜間展銷會”,拓展兩地農產品銷售場景。
4.夜鳩江?專題活動進街區。利用重點街(景)區夜間人流量大、找工作氛圍輕松等特點,鼓勵并協調在中江公園、人民公園、重點街(景)區舉辦夜間人才專場招聘會。鼓勵在重點街(景)區舉辦夜間汽車展銷會。堅持政府引導和個體自愿相結合,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各類戶外專題活動在重點街(景)區夜間舉辦。
5.夜鳩江?強身健體趣味游。協調中江公園、人民公園,鼓勵大陽垾城市濕地公園等體育場地適當延長夜間開放時間。鼓勵和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在商業綜合體室內場館舉辦夜間籃球、羽毛球等比賽。嘗試開展夜間打卡尋寶的方式,探尋龍舟等本土文化,感受鳩江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結合我區紅色游、美食游、鄉村游、休閑游四條旅游打卡路線,暢游魅力夜鳩江。
(三)打造一批商文旅融合業態
依托方特、鳩茲古鎮等大型文旅企業,積極促進“夜間商業+文旅項目+科技創新”相融合,謀劃推進方特與鳩茲古鎮、羅蘭小鎮、商業街區等資源融合,鼓勵開發夜游項目,推出實景演出、主題演出、室內外秀場演出等旅游演藝。鼓勵在商業街區、公園、廣場等針對夜間消費主力群體,推出各類小型劇場等沉浸式演出,形成特定群體打卡地。鼓勵將舞臺劇、文化產品展銷帶到夜市街區,鼓勵特定活動選拔大賽放在夜市街區舉辦,吸引人流,增加趣味性,促進融合發展。配合市直部門打造博物館夜市,舉辦草地音樂會和周末夜間演藝劇場。協調城東區域城市書房適當延長夜間開放時間,鼓勵夜市街區增設24小時書店。
(四)點亮一批夜間消費環境
區城管局結合全區夜市街區創建和主題活動的開展,按照“一街一方案、一街一品”的原則,全面系統的規劃設計三年夜間亮化美化布局整體方案,分步推進亮化工程。指導各鎮街結合本區域實際,推進景觀亮化工作。重點對地標建筑、公共廣場、公交站臺、城市重點路網、水系河岸、旅游景點、公共廁所全面亮化美化,布置具有鳩江特色的夜間燈光帶,延展夜間活力帶,建設具有鳩江特色的“不夜城”。推動夜間消費熱力街(景)區和大型商業綜合體等,通過燈光與亮化系統營造濃厚氛圍、激發消費活力。鼓勵入駐重點街(景)區的企業在夜間點亮宣傳燈牌。打造“夜鳩江?燈光網紅打卡地”,品味歡樂蕪湖、感受幸福鳩江。
(五)增設一批夜間交通便利設施
結合全區夜市街區創建和主題活動的開展,全面系統的優化全區夜間公共交通出行方案。協調增設夜間公交線路,加密夜間運行班次,在周末、節假日和重大節會活動期間延長公交、輕軌夜間運營時間。結合暖民心“便民停車”行動,進一步拓展夜間停車泊位資源,在全區夜市街區周邊新增一批停車場(泊位)。按照“應劃盡劃”的原則,做好商圈商鋪門前停車泊位施劃工作,沿街商鋪門前停車泊位夜間免收停車管理服務費;根據道路狀況,按照“一路一策”原則,設置臨時停車區域(泊位)。協調商圈周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泊位在夜間向市民免費開放。進一步打通地面停車場與夜市街區之間的步行通道。
(六)引進培育一批夜間經濟載體
堅持政府引導和企業(個體)自愿相結合,重點培育餐飲、文旅、展演等領域有資質、有能力的企業和個人,注重吸引青年群體加入夜間經濟載體創新創業。區和鎮(街)兩級投資促進等部門要加大對特色龍頭餐飲、沉浸式文化演出、知名夜間創新業態等企業的招引力度。通過培育和引進優質項目,提升夜市經濟品質和文化活動內涵,為打造“歡樂蕪湖 ?夜鳩江”品牌發揮關鍵作用。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鳩江區三產壯大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全區夜間經濟發展工作。區政府辦統籌12345便民服務熱線相關事項。堅持陣地前移,根據夜間經濟發展需要,屬地鎮街適時在夜間消費街(景)區成立夜間服務中心。公安、城管、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參加,組成駐點工作小組,采取駐點辦公和巡查辦公等形式,部門輪班駐點,協調聯動,確保夜間服務工作順利開展,其中應急部門在應急指揮中心進行應急值班。各夜市街區要設置意見箱和服務熱線,同時根據各自經營時間,安排1名“夜間管家”及時收集協調處理各類問題。消費主題活動的策劃、推廣及各類儀式的舉辦,由區三產壯大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各牽頭單位會商,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提供支撐。定期外出考察交流,學習借鑒夜經濟先進地區成熟經驗。
(二)強化宣傳推廣。區委宣傳部統籌全區夜間經濟發展的宣傳工作,全面系統制定宣傳推廣方案,對夜間街(景)區節目演出等進行審核。相關鎮街和單位及時總結經驗做法,上報夜間消費資訊。鼓勵夜間消費熱力街(景)區設立新場景,打造新“網紅”,升級新業態,開展新活動,以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夜間消費產品,全面拓展宣傳推廣內容。創新宣傳方式,充分利用傳媒、直播和社交平臺,加大夜間經濟建設和發展工作的宣傳力度。邀請知名美食欄目來鳩江取景取材拍攝宣傳推介。支持蕪湖方特景區增設停車場大屏,滾動宣傳我區夜市資訊。網信辦做好輿情關注和疏導工作。
(三)提供優質管理。夜間市場監管職能部門各司其職,提供審慎寬容有溫度的管理,創新監管方法,降低夜經濟經營主體準入門檻,簡化審批程序。區城管局適當延長垃圾清運時間;區市監局加強監管食品安全、商品價格,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區住建局加強地下污水管網建設與管理;應急、公安、消防、生態環境部門加強配套管理措施和服務功能,增加檢查巡邏頻次。支持夜間經濟街區成立管理組織,鼓勵商協會等相關社會組織參與管理,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經營行為。各鎮街督促夜經濟載體加強公共區域衛生管理,維護文明整潔秩序。
(四)突出要素保障。培育和壯大夜間消費群體和經營主體,鼓勵開展夜間餐飲消費活動,積極宣傳并執行《鳩江區第三產業發展壯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年)(辦〔2022〕24號 )、《蕪湖市促進夜間經濟發展若干政策規定》等獎補政策。區商務局、區文旅體局、區城管局、區住建局、區交通局、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整合本部門各級各類政策,及時組織兌現夜間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政策資金。區發改委協調供電、供水、供氣等單位,保障夜經濟載體的用電、用水、用氣安全。根據《蕪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蕪政辦秘〔2021〕38 號),夜市商業街區為亮化街景設置的公共照明和裝飾照明設施等非經營性用電可接入市公共配電網,相關費用按屬地原則,由同級財政承擔。